数学祭坛 千里烽烟
宣言
1900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汤姆逊及庞家来等说出与会科学家的自豪的心声。宣布了数学已到达了几乎完美的程度。这无疑使20世纪的科学思考固步,让后来数学家滋生一种拥趸式懒于探索的惰性。所以20世纪的数学除在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的抽象化方向,非理性地走得太远。把数学尤其是拓扑学发展成如中国的八股文似的,追求形式化更甚于内容的逻辑哲理。
明智的学者已经看到繁华掩盖的满目疮痍。如M.克莱茵《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洛克哈特在所著《一位数学家的叹息》后,放弃了高等学校的教职,去了小学任教。但他们感叹之后,并没有更系统深入探索。如F.克莱因在《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中对比率分数的描述,就使大多数学家望比率而却步。在这里刘昌喆就从比率分数性质的论证,详细分析数学的新危机。不仅仅是《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中的《路径积分》问题的根源被找到,所涉及的格林定理、斯托克斯定理、麦克斯韦定理等物理数学的基础数学都面临危机。
数学祭坛目录
一、不可相加的比率分数,动摇物理基础的数学又一次危机
二、 微积分基础原理牛顿遗留问题—运动分析空间区分的思考
微积分基础原理遗留问题—运动分析空间区分的思考
微积分基础原理遗留问题—运动分析空间区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