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喆实践自己制作木型和铸件
借助111厂铸造分厂生产条件
全自动草袋编织机
1976年,刘昌喆以知青、双阳农机临时工、厂技术员身份,代表双阳县参加长春地区技术攻关会战。当时每个县派一名技术员。刘昌喆在各县派来多是高等学历技术员的设计研制小组中任技术组长,负责总体测绘设计及试制。并于三个月时间,高质量完成任务。
自动化草袋机,生产效率5分钟/每片。当年没有塑编织袋,草袋是维一的抗洪战备物资。鲜族人还用它盛粮食。
该研制成果当年经长春市科技局鉴定为市科技成果。
鞍山九号高炉大型热管换热器
1983年在东北大学热功教研室主任、中国热管学会主席朗奎教授的理论计算基础上,刘昌喆参与鞍山钢铁进行技术交流,确认技术条件,担任了该热管换热器的总体结构设计师。并且全程参与设备制造过程。完成结构制作后,赴鞍钢九号炉现场,参与设备安装。这是现场安装过程的照片。
这个热管换热器装在(全国最大)九号高炉的热风炉段。每小时回收热量220万大卡。相当于每天节能合表准煤约50吨。至目前也是亚洲已知换热器中最大型的。
该项目通过航天部、冶金部技术成果鉴定,确认为1984年部级科技进步奖。
当年东北大学还在称为东北工学院。
这是二个工业部联合鉴定证书。及朗奎教授后来在我到深圳职评时出具的证实材料。
在老牌的军工企业,技术成果的剽窃是公开的学术江湖。领导阶层权力在手,是剽窃的主角。这也是之后刘昌喆决心离开航天部属企业的原因。
虽然当时的李绪颚部长曾过问挽留,但基层的
江湖势力的倾扎排挤,使我下决心离开新光机械厂(航天部111厂)。
2018年刘昌喆研制的旋转参照系相对运动关系演示装置。
该装置直观实际地演示了旋转参照系上的惯性运动质点,相对静止参照系的运动规律-牛顿惯性定律,直线运动。相对旋转参照系则是阿基米德螺旋线运动。